第一百一十章 后生不讲规矩(1 / 2)
关于张铁良的死因,流传最多的便是因赌欠下巨额高利贷后跳楼身亡。
原书中对张铁良的描写一笔带过,并没有多加赘述,甚至张景旺的剧情也就凉的时候多。
如今郑文清查到些当年的事,江长远也是大吃一惊。
“如果张铁良非自杀,那以当年张家的风头势力,谁敢对他们下手?”
江长远摩挲着下巴,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富有是一种罪,守不住财富便是罪上加罪!
郑文清也想到了这点,可她觉得不大可能。
“当年的张家可谓是北宁龙头企业,比、比……”
“比现在的江家还有分量。”
帮郑文清说完下面的话,江长远摇了摇头。
“现在掌握的信息太少,还不能断定是什么原因。”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流传的版本就是真的。”
“不过新公司成立在即,未免节外生枝,张景旺有知情权。”
想到那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羞涩起来和个愣头青一样,郑文清心中闪过不忍。
但她更清楚,如果保姆真的有问题,早告诉他或许会痛苦,至少快刀斩乱麻,痛苦的期限不会太久。
“秦姨不可能有问题!”
听完两人的猜测,张景旺想也不想的直接否定,情绪略显激动。
“你们只是怀疑,没有证据不要污蔑秦姨。”
“张哥,现在我们手里确实没有直接证据,但你可以先看看这些。”
江长远将郑文清查到的资料推过去,里面记录了张家生平,从辉煌到落幕,其中可疑点被重点圈出。
如网上所纳闷的那般,可疑点便是成深大厦作为市中心的风向标,价值完全可以抵债,为什么当初张铁良没有拿去变现?
在张铁良死后同一时间,北宁一家后起新秀随之销声匿迹,曾有人报警寻找,但到现在依旧毫无线索。
“李可心这个名字你应该不陌生,二十年前她能发展起来多亏了你父亲帮衬。”
“纵观你父亲之前的决策,谨慎有度,并非是一个轻易投资的人,偏偏他毫不犹豫的投资了李可心。”
“我父亲很爱我母亲,不可能包养其他女人。”
听出江长远的弦外之音,张景旺摇了摇头没有生气。
他感谢江长远为他所做的,更感激他是第一个不相信自己父亲是自杀的。
自从父亲跳楼后,他听过太多或嘲讽、或奚落的声音,也看到了太多或鄙夷、或不屑的眼神。
但是到现在他依旧不相信父亲会走出那一步,不单是源于一个儿子对父亲行为的不理解,还源于身为儿子对父亲的了解。
“当年事已过去二十年,想从头查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二个可疑点便是你口中的秦姨,当初张家佣人不少,明明你手里还攥着成深大厦,为什么最后留下的只有秦姨。”
“自然是因为她看我可怜,心疼我。”
张景旺语速飞快说罢,眉头紧跟着皱起。
他突然想起幼年时的一段记忆,当初母亲心疾难返,临终将他托付给伺候了母亲十几年的佣人张妈。
可母亲丧事结束后,张妈却消失了,还是秦姨告诉他,亲眼看到张妈拿了家中金银首饰连夜离开了。
那时他年幼,骤然双亲去世,正处于重大打击中,是以听到张妈偷了东西离开,直接把人恨上,并没有派人去找。
“你想起了什么?”
“幼年时我母亲身边有个亲近佣人张妈……”
张景旺将张妈的事说出,他没有急着下结论,哪怕这一点他自己看来都觉得很可疑。
但秦姨照顾他多年,生活起居也好,感情也罢拿他当亲儿子对待,本心底他不想去怀疑秦姨。
江长远和郑文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熠熠光彩。
“张妈老家地址你知道不知道?”
“我那时候小,只记得彩莲两个字,不过我母亲是从劳动市场聘请的张妈,或许可以去找找以前的中介。”
“那我们兵分两路,小郑你和张强他们去查关于彩莲的地址,我和张哥去劳动市场。”
张妈在张家做了十几年,二十年前消失,他们要找的人至少是三十五年前的中介。
劳动市场鱼龙混杂,看似各个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想打听消息也更快。
“三十五年前的人?那你得去市场东边旮旯摊找老杨头。”
根据信息,江长远和张景旺七拐八拐走到旮旯摊,和周边人群相比,这儿显得很是冷清。
简陋摊位只有一个写了招工的纸壳子,就像是被飞速发展的时代甩到了身后。
皮帽扣在脸上,老杨头背靠着桥洞,呼噜声震天响。
“大爷,大爷?”
“老杨头!”
张景旺文质彬彬的招呼,对方丝毫没有醒转迹象,江长远见此直接走过去扯着嗓子,在老杨头耳边一声吼。
老杨头被惊的一个激灵坐正身子,皮帽掉在地上打了个旋,他懵逼的看着四周。
“哎哟喂,咋啦嘛?”
“老杨头,找你打听点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