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人事调整迅速到位(3 / 4)
机构改革这一环节。
长安市委组织部长李成弘调任成仓市市长,组织部长由咸城市委副书记李云睿担任;市委秘书长由未北区委书记董红兵担任;统战部长由临童区委书记张涛担任。
自此,长安市领导班子全部配备到位,咸城市领导班子问题全部解决,“并城”的最大阻力初步解决。
同时,各常委单位均有干部下放至各市,进入市级领导班子任职,算是王鸿涛平衡了各常委的利益。goΠboγg
尤其是省政法委,下放了两名干部,担任渭阳市、安宁市政法委书记,算是理顺了省政法委的人事问题,初步掌控了政法干部队伍,这也是各位常委意料之中的事。
由此可见,王鸿涛在省委的权威,尤其是在人事方面的分量。
组织部的提议波澜不惊的被通过,因为这都是经过书记办公会和五人小组会研究的方案,再加上王鸿涛很好的征求了各位常委的意见,包括省人大、政协的意见,不吃独食的人在哪都受待见。
十月二十一日,省委组织部派出6个考察组,分别赴长安、迎江、咸城、银州和省政法委、宣传部等部门进行人事考察,预示着牵动人心的干部调整来临了。榜上有名的自然喜不自禁,落榜之人只能黯然神伤。
提拔的干部需要考察,平调的干部组织部直接发文即可。为尽快完成长安咸城合并,省委组织部在王鸿涛的亲自关注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
10月25日,咸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在省委组织部的组织下,分别赴新的岗位任职,李云睿也正式接管了长安市委组织部,立即进入角色,参与到“并城”工作和全市干部调整中来。
10月26日,长安市在原咸城市委办公大楼广场举办“并城”仪式,省委书记陈家忠、省长刘从峰、省委副书记王鸿涛出席仪式,长安市四大班子成员、各县区、开发区、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王鸿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示今天对长安和咸城来说,都是举足轻重、意义非常的一天,因为两市人民念叨了十几年的“并城”大计今天终于如愿了!这也预示着两市人民携起手来,将大踏步迎向美好的明天。为此,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长安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深入推进长咸一体化若干政策措施》,加快长安、咸城一体化进程,从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保障等层面进行全面衔接,统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组织领导,是秦省步子迈的最大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王鸿涛表示,一体化“蹒跚”十余年,长安与咸城发展“相背而行”。
王鸿涛强调,《措施》诸多实打实的举措全面为长咸一体化铺路垫脚,三年内,长安市格局会有大变化,gdp锁定2—3万亿,定位“西部经济中心”,“大长安”将成为秦省“十”经济的绝对支撑
长咸“合并”,对西部崛起和区域民生的意义,已不必赘述,形成一张蓝图,加快一体建设。
新“长安”要打造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医药产业4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在原咸城打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区加快能源金融贸易中心等建设,加快培育物流、金融、文化、大数据、都市农业等支柱产业。
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提升……
从此,我们要跳出城墙看长安
应该说,“大长安”概念的诞生,是两城一体化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所以说,长咸合并是大势所趋。
确是,作为全省举足轻重,又有着一定知名度的两座城市,合并也是举足轻重,但好处不言而喻:其一,两城合并,可以彻底打破行政壁垒;其二,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速度会加速;其三,资源合理调配,人才、企业不再分长安和咸城,无顾虑流动。
一句话,那就是两地将会共赢,并且大大增加了对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百利而无一弊!
让我们沿着中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既定路线,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朝着大长安的追赶超越方向一路前行,朝着超一线城市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随后,陈家忠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新长安的成立表示祝贺。
刘从峰省长代表省政府宣读了支持“新长安”发展的支持意见,优化长安重点产业链区域布局,完善交通联通网络,确保地铁1号线三期通车运营,加快马家堡至泾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加快世纪大道综合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推进清河、泔河、公式河等水质达标工程。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加快遗留问题解决。
推进长安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