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机构改革进行时(2 / 4)
如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建,正是这次改革针对市场下的一步“横纵交错”的大棋,它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局”为“一局”。
“七八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十几顶大盖帽管不住一篮菜。”虽是坊间笑谈,却折射出过去机构之间职责边界不清、职能交叉、多头执法、资源难以共享等尴尬,演绎着“三个和尚”的荒诞剧。而这本“糊涂账”的直接受害者就是百姓。
以前,市场主体办一件事往往需要跑几趟,在不同职能部门间穿梭集章,还可能出现推诿扯皮,让事越办越难办的怪相。现在有了市场监管局,它变分散为统一,规避了多头管理导致的‘龙多不治水’现象,方便高效,使体制更完善,秦省在“减法”上已先行一步。
这次改革,从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到群团、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再到跨军地层级机构可谓是方方面面,无所不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层面的机构改革比中央层面更复杂:既要紧盯部门“量”的减少,更要关注机构调整后行政效能“质”的提升。
王鸿涛在参加挂牌仪式的时候,多次提醒新成立的部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机构改革不只是改个名字、换块牌子,关键是改理念观念、改职能职责、改运行方式,就是要敢于“动手术”,根本解决职能重叠、效率低下问题,真正做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让牌子背后的深意真正发挥作用。
这场被媒体称为“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大刀阔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建梁架柱,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整体的系统优化、协同、高效。
正如陈家忠书记在常委会上的要求,中央的“上篇”纲举目张,地方的“下篇”执本末从,只有上下贯通,脚踏实地大干一场,让铺开的“设计图”“时间表”不是纸上谈兵,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改革发展答卷。也只有啃下最硬的骨头,拆掉最牢的藩篱,才能推动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9月20日,王鸿涛受陈家忠书记委派,就机构改革事宜,接受了中组部、中宣部、央视等多家官媒的访谈。作为全国第一个即将完成省级机构改革的省份,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面对新闻媒体,王鸿涛一直以来大方得体,心中已无任何波澜,侃侃而谈。
在办公室里,支持人问道:“王书记好,秦省在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省市党政群机构改革为全国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经验,事业单位整合精简规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经验做法。”
王鸿涛微笑着说道:“总体上,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部门行政许可项目精简4357,向社会公布了省政府52个部门权责清单;清理精简省级部门中介服务事项,保留54项;取消非许可行政审批事项这一审批类别。
党政群机构改革为全国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经验,共调整职能327项,精简内设机构76个,核减编制955名。对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机构和职能予以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管机构。全省市级政府机构一般减少2-4个,县级政府机构计划一般减少5-7个;省市县各级行政编制精减10;部门内设机构参照省级改革综合设置,平均精减1个。
事业单位整合精简规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是行政类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经营类予以转企;公益类职能相近、职责任务不饱满、空编数额较大的予以整合。二是行政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予以撤销的编制收回,公益类编制总量精简30。中编办认为我省精简整合规范工作是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举措,属全国首家。”
上午十点,秦省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传达省委关于委主要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委机关全体人员,省粮食局、省物价局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委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史明主持会议。
王鸿涛代表省委宣布了郑斌、袁卫卫、蔡立山的任命,并对省发改委班子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二是落实从严从实要求,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强化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重任。
发改委党组书记郑斌感谢王书记在百忙之中关心、支持全省发改工作,表示坚决执行省委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对省发改委党组领导班子的最新要求,切实做到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聚焦主业、不辱使命,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敢于担当、勤奋务实,清正廉洁、秉公用权,团结和带领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为全省发展和改革大业,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三点,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王鸿涛全面部署了机构改革相关事宜,他表示,这次省级机构改革,调整力度大、涉及
↑返回顶部↑